2020年11月18日 星期三

地形學的教學展演(持續更新)

以下的內容是不同時間所寫出來的,所以各段落間可能沒有相關性,但每個段落都會是我對地形學教學展演出的一個獨立看法,有些適用於中學,有些適用於大學自我學習,有些則是從我的大學地形相關課程助教生涯中所體認的。隨著我的PO文增加,這篇網誌也會不定期更新。

---

(1)地形命名的趨勢是其外形而非形成營力

地形,顧名思義為「地的形狀」,許多最基本的地形名稱,其實都是採用外表直觀的描述。例如台地定義為「表面大致平坦,至少一面有崖」,是個純粹的外形描述,由形容詞的「(平)台(狀的)」搭配名詞的「地」而成。類似的地名名稱組成例子還包括「盆地」、「高原」、「平原」、「三角洲」、「斷層」......,族繁不及備載。

在中學教育中,若能先找到有這樣的命名型式的地形,通常都是比較淺顯易懂的,在真的毫無教學頭緒的情況下,可先由這些地形開始講起,再逐漸延伸出去。而在學術上,原本地形學強調地形的三要素,即「構造」、「營力」、「時間」,但有時缺乏細緻的研究甚至根本無從研究的狀態下,營力與時間兩者甚難探討,單憑構造一要素,或許很難定義該地形到底是什麼。舉個例子,「海蝕平台」與「波蝕棚」兩種地形,究其差異,前者為海水帶動礫石磨蝕,後者為波浪拍打侵蝕,前者形成於海面準下,後者形成於海準面上,但由於海蝕平台與波蝕棚外形過於相向,且在地表抬升或海水面變動後根本無從辨識,因此現在統一以「濱台」稱之,即「海濱的平台」。這就是把「包含營力要素」的地形名稱,簡化為純粹「外形」的地形名稱。

在自然界中,相似的地形形成的原因可能大相逕庭,儘管我們會試圖知道地形的成因,但可能性與變數太多了,故近期命名地形時,經常暫時忽略其成因而僅就其外觀。所以,有時不要對地形名稱太過鑽牛角尖,應去設想這個地形的「外觀」,再去搭配其生成的環境,由外而內的認識地形。當然,若能從「構造」、「營力」、「時間」三要素認識地形,會顯得對地形的學習更為系統化。但別忘了,還是先釐清「典型外觀」,畢竟當外觀不夠典型時,三要素的討論容易偏離原意。因此,中學通論地理中地形的教學,建議舉例要以「典型」為宜。

---

(2)中學地形教學中舉台灣例子的困境

地理系大學部的人應該知道,早期地形學主要理論,最粗淺的可分為「均變說」和「災變說」兩大系統,前者認為地表運動的過程是平均且相隔很長時間才會再現(意即整體地質結構相對穩定),後者則認為會有很多突發變動導致環境變化;這兩種都是正確且真實存在,但分布在地球不同的區域。此二種地形學說分別可以推導出不同的地形演育理論,例如典型的對稱河階、典型的侵蝕輪迴學說,便是在較符合均變說的區域內才容易出現;但冰河地形、火山地形這種對地形而言屬外來影響所形成的,則是屬於災變說的範疇。

中學課本並未提及均變說與災變說的分別,但身為老師,應該要知道不同地形該運用何種「地形學思想」,才能有效的舉例。倘若在講對稱河階時,若要以台灣為例,就會發現「幾乎不可能有(形狀上完全)對稱河階」,因為台灣所在的環境,地震頻仍,也有火山地形,且地殼往往是「不等量抬升」,是比較偏向災變說的環境設定,故在對稱河階上舉台灣案例,常顯得捉襟見肘,單一一個河階地的舉例,較容易為學生理解。

在高一的地形學各章單元中,由於教學設定為「通論地理」,內容上以「理論常態」為主要歸依,建議老師們教學時舉例還是以「典型」為宜;台灣的例子固然生活化,有時卻可能讓學生搞混,應特別留意。

---

(3)尺度與地形教學

高中地理的教學,在各個單元都必須考量尺度,在地形的各個單元尤其如此,相對應的尺度地形討論起來,才不會有矛盾或難解的地方。以冰河地形舉例,我們可以簡單的將各類冰河地形,依照尺度分類:

 (1)大尺度:冰斗、冰河槽谷、外洗扇或外洗平原等
 (2)中尺度:角峰、刃嶺、懸谷、端磧等
 (3)小尺度:蛇丘、鼓丘、羊背石等

建立尺度觀的好處,是有助於你的課程邏輯安排。我的個人習慣是,先利用板圖把大尺度的冰河地形對應位置給搞清楚,在大尺度我安排的是「地形塑形」的最外圍,以山岳冰河來說,冰斗是源頭、槽谷是河道、外洗扇是下游平原,大概可以囊括整個冰河地形區了。其次,中尺度的我安排了大尺度地形周遭的各個「組成成分」,例如角峰與刃嶺(還得加上冰坎,但課本沒教)圍成了冰斗,冰斗、兩側刃嶺或懸谷間、端磧以上為冰河槽谷,端磧以下才是外洗扇。其他未能列入上述兩分類的,我設定為小尺度地形(實際上不見得小),蛇丘位於槽谷內、鼓丘是大陸冰河的冰磧物、羊背石也多見於槽谷內。

設定好相對應的尺度,能有效解決「為什麼冰河槽谷旁不一定有刃嶺」、「角峰到底屬不屬於冰斗的一部份」這類跨尺度地形造成的疑問,也有助於學生建立起冰河地形的整體圖像,先有圖像,後有定義。把理論落地,是地理教學的不二法門。

---

(4) 尺度與地形區教學

此一方面,高中通論部分較少涉及,而在大學與國中端容易有問題。

大學端的地形區尺度探討,是建基於「均質區」劃分的需求,因此同樣是學院派的學者群中,徐鐵良、陳正祥、林俊全所劃分的地形區俱不相同,便是肇因於他們三人是基於地質、農業與地景的需求所劃分的。這類地形區的尺度問題,只要抓牢了學術脈絡,並且選擇相應大小(太小的就併入其他地形區,沒有區分的必要),劃出大致界線就行,至於界線是否完全精準?探討這個並沒有意義,因為尺度不符。

國中端的問題就比較麻煩。在此階段,學生腦中地理的尺度概念尚未建立,且全世界的地形都被化約為五種:山地、丘陵、盆地、平原、台地(或高原),但並未給予這五大地形足夠精細的定義,以一般常用定義來講:崎嶇不平處且高於1000公尺為山地,不足1000公尺為丘陵,四周高中間低為盆地,大致平坦為平原,大致平坦但至少一面有崖為台地(高原)。這種化約的定義就會帶來一些問題,例如圍起台中盆地的大肚台地和八卦台地,其高度甚至沒有四川盆地內的小山來的高,那何以一處的盆地邊緣,飛到另一處竟可變成盆地的一部份?

這就是尺度可以解決的問題了,在台灣,台中盆地大小的地形區足以被劃分,但我們不見得會將泰源盆地從海岸山脈劃分出來;相同的,在中國的尺度下,四川盆地被劃分出來是適當的尺度,但要在全中國尺度下劃分台中盆地(請別戰我統獨),卻顯得是多此一舉。麻煩的是,現階段的教材編寫架構下,國中生或許很難理解這樣的尺度差異,這點可能必須從改善教材開始,對我個人而言,地形(甚至是地理)的學習,要從基本概念開始建立;現行的同心圓模式[註1]教材從經驗出發,固然容易理解,卻欠缺學科所需的基本概念。但在教材改善完成之前,還請國中老師多擔待些了。

另外有個問題,在中國地理偶可見到「兩湖盆地」或「兩湖平原」的見解差異,對我而言這也是尺度的問題。如果今天探討的是全中國尺度,湖北湖南這一大片平地確實是被包在一群矮山、丘陵中,那麼他作為盆地應無爭議;但若只是討論湖北省的尺度,省境之內大片平地未被包圍,那麼稱之為平原又有何不可?同理,今天我們說「台北盆地」,百年前清朝人來到此處說不定覺得這裡是個平原吶!

[註1]同心圓模式的實施方式,為相同的概念,從自身出發,逐步推向更大的範圍。目前的三層同心圓尺度,分別為台灣、中國、世界,其實也有尺度概念在,但大多不強調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